很多家长观察到孩子写作业分心、做事三分钟热度,会担心 “专注力是不是天生的?还能提升吗?” 答案是肯定的 ——专注力并非固定不变的能力,尤其是儿童时期,大脑前额叶(负责调控注意力的关键区域)仍在发育,通过科学的引导和训练,专注力完全可以逐步提升,即使是有注意力缺陷倾向的孩子,也能通过持续干预看到改善。
首先要明确:儿童的专注力本就有 “从短到长、从散到聚” 的发展规律。3 岁孩子的专注力持续时间约 3-5 分钟,6 岁约 10-15 分钟,若孩子当前专注力未达到同龄平均水平,只要不是因病理因素(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)导致,通过针对性训练就能追赶。比如有注意力缺陷倾向的孩子,常因 “难以过滤无关信息” 分心,通过刻意练习 “聚焦目标”,就能逐渐增强大脑的注意力调控能力。
家长可从三个日常场景入手,帮孩子提升专注力:
1. 用 “任务拆解” 降低专注难度
面对复杂任务,孩子容易因 “觉得难” 而分心。比如让孩子整理书包,可拆成 “先把课本放进书包”“再放作业本”“最后放文具” 三个小步骤,每完成一步就表扬 “你刚才专注地把课本放好了,真棒”。这种 “小目标 + 即时反馈” 的模式,能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,逐步延长专注时间,尤其适合注意力容易被 “大任务” 吓退的孩子。
2. 借 “环境优化” 减少分心干扰
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刺激吸引,是儿童的普遍特点。家长可打造 “专注小空间”:孩子写作业时,书桌只放当前需要的课本、笔和作业本,收起玩具、漫画书;家人避免在旁边看电视、大声聊天,若有噪音可播放轻柔的白噪音(如雨声)。对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来说,简洁的环境能减少大脑 “过滤干扰信息” 的负担,让他们更易集中精力在任务上。
3. 靠 “趣味互动” 强化专注习惯
枯燥的训练难以坚持,结合游戏的互动方式更易让孩子接受。比如每天花 10 分钟和孩子玩 “听指令做动作”(家长说 “摸耳朵 + 转一圈”,孩子快速执行)、“三人拼图接力”(父母孩子分工拼拼图),这些游戏需要孩子持续关注、及时反应,能在欢乐中锻炼专注力。同时,家长的参与能给孩子安全感,避免他们因独自游戏而轻易分心。
需要提醒的是,专注力提升是一个 “循序渐进” 的过程,家长不能期望短期内看到巨大变化。只要坚持科学引导,即使是专注力起点较低的孩子,也能在日常积累中逐步改善,为后续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。若孩子长期存在明显的专注力问题,且影响到正常社交与学习,建议及时寻求专业评估与指导。
中国注意力训练网作为竞思教育旗下的子品牌,目前已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杭州、宁波、南京、苏州、武汉、成都、深圳、广州、佛山、沈阳、长沙、无锡等城市开设60多家分中心,专为5-18岁青少年提供注意力训练、儿童多动症、阅读能力、学习能力、情绪管理训练等。家长可点击选择,领取免费的仪器测评+体验课~或想了解更多竞思教育信息,点击竞思教育简介。如想听儿童教育公开课,可以加微信:jingsi209
标签:专注力,专注力提升
我们提供专业的注意力训练、儿童多动症干预、读写困难解决方案,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,改善行为表现,促进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