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坐不住、做事三分钟热度、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 —— 不少家长都被孩子专注力差、耐心不足的问题困扰。其实,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并非天生,而是在日常互动中逐渐培养的,用对方法,就能帮孩子慢慢养成专注、有耐心的好品质。
第一,用 “适龄任务” 搭建阶梯,让孩子在完成中积累信心。根据孩子的年龄设计难度适中的任务,比如 3-4 岁孩子可尝试 “拼 4 块拼图”“整理 5 件玩具”,5-6 岁孩子可挑战 “读 10 分钟绘本”“搭完一组积木模型”。任务太难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,太简单则容易分心,只有 “跳一跳够得到” 的任务,才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完成。完成后及时表扬,比如 “你花 10 分钟拼好了 拼图,真专注!”,孩子会更愿意投入下一次任务,耐心也会在一次次成功中逐渐增强。
第二,减少 “中途干扰”,给孩子完整的专注时间。很多家长习惯在孩子做事时频繁介入,比如孩子画画时递水果、搭积木时问问题,这些干扰会打断孩子的思路,破坏专注力。正确的做法是,在孩子开始任务前,提前准备好所需物品(如彩笔、纸张),并和孩子约定 “接下来 20 分钟我们各自做自己的事,结束后再一起分享”。期间即使孩子遇到小困难,也先让他尝试自己解决,而非立刻帮忙,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专注状态,也能锻炼他面对问题的耐心。
第三,借助 “游戏化方式”,让专注和耐心变成乐趣。孩子天生喜欢游戏,把锻炼融入游戏中,效果会事半功倍。比如玩 “找不同” 游戏,让孩子在两张相似的图片中找出 5 处不同,过程中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细节,不知不觉提升专注力;玩 “搭乐高” 时,鼓励孩子按图纸一步步完成,遇到拼接不上的部分,引导他 “再试试调整角度”,而非直接帮他拼好,培养他克服困难的耐心。这些游戏不仅能增进亲子互动,还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养成好品质。
第四,家长做好 “榜样示范”,用行动影响孩子。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模式,如果家长自己经常边看手机边陪孩子,或做事半途而废,孩子也容易养成分心、没耐心的习惯。不妨在孩子做事时,自己也拿起一本书或做一件需要专注的事,比如 “宝宝拼积木,妈妈来整理书架,我们一起加油”。家长的专注状态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,让他明白 “做事要认真坚持” 的道理。
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需要长期坚持,家长不必追求 “立竿见影”。从日常小事入手,用科学的方法引导,孩子会慢慢学会专注做事、耐心坚持,这些品质也会成为他未来成长的重要助力。
中国注意力训练网作为竞思教育旗下的子品牌,目前已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杭州、宁波、南京、苏州、武汉、成都、深圳、广州、佛山、沈阳、长沙、无锡等城市开设60多家分中心,专为5-18岁青少年提供注意力训练、儿童多动症、阅读能力、学习能力、情绪管理训练等。家长可点击选择,领取免费的仪器测评+体验课~或想了解更多竞思教育信息,点击竞思教育简介。如想听儿童教育公开课,可以加微信:jingsi209
标签:专注力,耐心,锻炼专注力
我们提供专业的注意力训练、儿童多动症干预、读写困难解决方案,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,改善行为表现,促进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