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育辅导、班级管理等工作中,常需帮助高中生改善分心问题。以下 4 个训练方案兼顾科学性与实操性,既能融入日常教学场景,也可作为专项指导内容,助力高效提升学生专注力。
一、“任务锚定法”:嵌入教学流程,建立专注启动机制
可将 “锚定动作” 融入课堂或辅导环节:上课前 2 分钟,让学生统一完成 “知识点速写”—— 在草稿纸写下上节课 3 个核心公式或概念;辅导时,先让学生用红笔圈出习题中的 3 个关键条件。通过统一化、仪式感的启动动作,帮学生快速切换到 “专注模式”。建议持续 1-2 周强化,形成条件反射后,学生能自主通过该动作进入学习状态,减少课堂进入慢的问题。
二、“干扰预判法”:分层引导,适配不同场景需求
关于专注力的练习针对班级集体和个体辅导设计不同方案:集体场景中,课前带领学生共同梳理 “课堂干扰清单”,如 “邻座传纸条”“笔袋响动”,约定 “干扰出现时轻敲桌面提醒”;个体辅导时,帮学生个性化制定 “干扰应对表”,比如易被手机影响的学生,可约定 “学习时将手机交由辅导老师保管”,易被杂念干扰的学生,准备 “杂念记录本”,想到无关事项先快速记录,避免打断学习。
三、“阶段性复盘法”:设计标准化工具,降低执行难度
为简化复盘流程,可制作 “专注力复盘表”,包含 “学习时段”“分心次数”“分心原因(如手机 / 杂念 / 疲劳)”“改进措施” 4 项核心内容。课堂上每节课后预留 1 分钟让学生填写,辅导中每完成 1 个任务段(如 1 小时)引导填写。通过表格直观呈现学生专注力问题,后续可针对性调整教学节奏,比如对 “40 分钟后易分心” 的学生,将长课时拆分为 “35 分钟教学 + 5 分钟互动”。
四、“感官聚焦训练”:融入碎片时段,实现常态化提升
利用课间、午休等碎片时间开展集体训练:课间组织 “3 分钟听觉聚焦”—— 播放一段短文,让学生听完后复述 3 个关键信息;午休前进行 “2 分钟视觉聚焦”—— 展示一张包含多个元素的图片,让学生快速指出指定物品。这些简短训练无需额外占用教学时间,却能帮学生逐步提升感官专注力,且易在集体场景中推广,适合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环节。
中国注意力训练网作为竞思教育旗下的子品牌,目前已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杭州、宁波、南京、苏州、武汉、成都、深圳、广州、佛山、沈阳、长沙、无锡等城市开设60多家分中心,专为5-18岁青少年提供注意力训练、儿童多动症、阅读能力、学习能力、情绪管理训练等。家长可点击选择,领取免费的仪器测评+体验课~或想了解更多竞思教育信息,点击竞思教育简介。如想听儿童教育公开课,可以加微信:jingsi209
标签:分身,专注力,专注
我们提供专业的注意力训练、儿童多动症干预、读写困难解决方案,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,改善行为表现,促进健康成长。